本报讯 (融媒体中心见习记者刘 尊) 金秋十月,稻美蟹肥。10月23日,由县农业农村委、商务委、文旅委主办的第二届酉阳桃花源高山大闸蟹品蟹节暨2024产销对接会在板桥乡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10余家采购单位参加。
对接会在精彩的非遗表演中拉开帷幕,品牌推介、趣味捆蟹、蟹王争霸等系列主题活动轮番进行,并通过产业座谈、产销对接等方式,现场签约订购“酉阳800”系列产品、桃花源高山大闸蟹和当地农特产品10万元,为进一步扩大“酉阳800”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助力桃花源高山大闸蟹走向全国各地营造了浓厚的消费热潮。
随后,嘉宾们还走进板桥乡东营·酉阳大闸蟹养殖基地参观。只见250余亩水田碧波粼粼,蟹农们正将一篓篓大闸蟹收网,一只只青壳、白肚、黄毛、金爪的大闸蟹个大肉满,大家纷纷拍照打卡,记录下丰收的喜悦。
据了解,近年来,板桥乡按照“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稳粮增渔、粮渔双赢”的发展路径,采取“公司+经济联合社+大户+农户”的模式发展大闸蟹养殖产业,今年共投放蟹苗14万余只,建成250余亩大闸蟹养殖基地,种植有机稻250亩,预计可收获大闸蟹6万只,年总产值达200余万元。
板桥乡东营·酉阳大闸蟹养殖基地只是酉阳“东蟹西引”的一个缩影。2021年以来,酉阳县与东营市不断深化对口协作,积极拓展合作空间,按照“政府搭台、市场运作、农民主体、企业参与”产业帮扶模式,将黄河口中华绒螯蟹技术良种优势和酉阳的生态优势、资源优势、生产优势相结合,累计投入鲁渝协作资金1700余万元,先后在龙潭、小河、板桥等11个乡镇重点打造17个大闸蟹养殖基地,创新发展桃花源高山大闸蟹特色产业。
为了确保养殖技术和人才投入效能最大化,酉阳、东营联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东营市海洋发展研究院,在酉阳建立了重庆首个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东营·酉阳大闸蟹产业人才工作站,定期输送水产养殖专家、支农人才,开展巡农问诊现场指导、外出学习考察,为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撑。同时,利用数字化赋能推动高山大闸蟹向智能化、产业化发展,打造数字化、智慧化示范基地,为大闸蟹的科学养殖提供了现代化技术方案。
“东蟹西引”作为鲁渝协作结出的丰硕果实,连起了“山海情深”的致富路,成为酉阳打造全国乡村振兴新示范的有力支撑。目前,已形成年产大闸蟹100万只、年产值约2000万元的产业格局。
如今,我县正借助东营黄河口大闸蟹品牌打造、推广经验,全力打造“酉阳800”桃花源高山大闸蟹品牌,多渠道开展品牌营销,持续提升市场影响力,加快打造西南地区规模最大、品质最优、品牌知名度最高的大闸蟹产业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