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昔日土司官家地 而今百姓幸福村

荞麦花开。 张 超摄
烤烟基地。 王仕海摄
绿色村庄。张 超摄
村寨码头。 张超摄
树荫掩映的村寨民居。 王仕海摄
江边人家。 王仕海摄
一江碧水。 张 超摄

  □张超

  2003年村组建制调整时,后坪乡王家、天池、官山、大园四村合并成了一个村。在决定用什么村名时,颇有争议。大家合计:官山是土司冉跃龙的官坟之地,历来为土司王室管辖;村内王姓人口众多、居住历史悠久,且原本就有“王家”这个村名;村内资源富集、风景优美、物产丰饶,应有“王”字贯名。最后,集三者之意,采用了王家村的村名。

  该村辖区面积28平方公里,辖5个组,共537户、2258人。有耕地4345亩(其中田369亩,土3976亩),林地9456亩。

  王家村地形呈阶梯状沿乌江向上延伸,数道山梁临江挺立,如群龙升天,盘旋向上,在王家坝、冉家坝、天池坝、加弹湾簇拥成地势开阔、土层深厚、肥沃丰产的山中平坝,成为玉米、苦荞、青蒿、蔬菜等粮经作物生长的沃土,造就玉米、荞麦等规范种植、高产示范的榜样,蓄积成当地土家、苗、汉人民的粮仓,滋养着王、刘、侯、陈、冉等族人繁衍生息、安居乐业。中部山势迂回包抄,孕育了左右回环、钟灵毓秀的官坟山,以及徐家沟、空壳树、桃子坪等大大小小、星罗棋布的村寨院落。下部沿江岸线,碧峰吞吐、绿水涂染、花木点缀,勾勒出团坟、大元、罗家等自然曲伸的稻田、土地、民居,与两岸高山雄踞、中间一江碧水的峡谷续绘着乌江画廊变幻的美妙和传奇。

  王家村海拔落差大,最低点268米,最高点800米,立体气候明显,下无霜雪,上无酷暑,姓氏之间不同俗,坡上坡下不同天,坝上江边不同物。春来,江水碧绿,山花烂漫,禾苗旺盛生长,一带带、一行行,舒展着青翠,变化着妆扮;夏至,青翠欲滴,郁郁葱葱,满山遍野成了绿的海洋;秋来,谷熟稻黄,瓜果飘香,江涌清波,山岚流转,诗意无限,堪比画廊;冬天,碧水深流,舟楫往返,家人团聚,共话理想,其乐融融,喜气洋洋。不论你是在坝上体验庄稼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乡村生活,还是在江边放一杆垂钓、沐一回江浴,体验渔民的潇洒粗犷,那草青禾香、日起月落、蓝天碧水、山肴野蔌都会让你醉、点你醒、融你情、养你身,给你不一样的快乐、自由、舒适、惬意。

  如果你有幸来到白芨峡,那蜿蜒数里、翠竹夹岸、碧水清波、水鸟嬉戏、游鱼追逐的碧玉长廊,定会让你陶醉,令你惊叹;那高低错落的山头、绵延的水岸线,构成美女晒羞、犀牛望月、象鼻绞水、秀才看榜、灵猴拜寿等生动景致,定叫你无限遐思,浮想联翩。那从高山发育而出的青龙岭、凤凰山左右包围着从山顶伸展而来的舌形山脊,就像巨龙张嘴,让你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也因为这里奇山丽水如此俊秀,良田沃土如此富集,就有了骆宾王之后苏浙至此安居乐业,王氏祖人江西远来拓土开疆,侯家先人官舟徙选发展,陈氏名门择地投奔,冉氏旺族分凡留守,刘氏祖人落业居处,鲁家土著拼死不离。也有了二品土司万古佳城,唐氏青龙碑世代传承,杨家盐业鼎盛兴旺,苗族先祖连排巨墓,观音堂、天池堡、盛溪沟古木森森,鲁家坡、加弹湾、龙门丫才艺荟萃。留下了土家人高超技艺降妖除魔、汉人羊头挂灯笼智取蛮民、蛟龙出海因鸡鸣潜地成渊的传奇神话和优美传说。

  往事犹可追,未来更可期。如今的王家村,林果植成行,油茶规范种,青蒿蔬菜科学培育,产业初奠,各业待兴,农民收入稳步增长,“三变”改革正在推进。坝上江畔,新房林立,阡陌交通,井然有序,村容整洁,生态优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留住了乡愁,创新了生活,传统与现代相融,保护与发展同步。

  青山绿水依旧在,朝阳晚霞映山红,昔日土司王室地,如今百姓幸福村。

  坐标:后坪乡王家村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影像
   第03版:副刊
   第04版:综合
昔日土司官家地 而今百姓幸福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