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初中地理教学中AI辅助工具的应用策略

  □酉州初级中学龚雪莲

  随着教育数字化发展,AI辅助工具为初中地理教学革新提供了新路径。在此基础上,本文首先分析AI辅助工具的核心属性,进而对比分析其在突破时空教学限制、落实差异化教学等方面的优势,介绍了三类核心应用——智能地图系统、虚拟现实技术与自适应学习平台的具体功能,并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出发,提出课堂教学中AI辅助工具的具体应用策略,针对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应对措施,最后展望其未来发展路径,以期为提升初中地理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提供实践参考。

  一、AI辅助工具概述

  融合人工智能技术的AI辅助工具,是具备数据处理、交互反馈和个性适配等多种功能的教学应用系统。在初中地理学科中,该类工具以地理知识为核心,借助智能算法将地理数据转化为教学内容、将地理场景呈现于课堂,构建出一种新型教学辅助系统,能够为教学提供多维度支持,不仅助力教师开展高效教学,也为学生带来更优质的学习体验。

  二、AI辅助工具在地理教学中的优势

  AI辅助工具可突破传统地理教学中的时空限制,借助具象场景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知识,如模拟板块运动、气候分布等,生动展示地理现象与过程;通过学情分析,精准推送与学生薄弱环节相关的个性化学习资源;它还支持在模拟真实环境中开展地理实践活动,或组织在线地理竞赛等强交互性学习任务,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地理实践力与探究能力。

  三、主要AI辅助工具介绍

  1.智能地图系统

  该类系统基于高精度地理数据,支持缩放、图层切换与信息标注等功能。学生可从全球尺度到局部区域甚至教室环境进行浏览,例如查看全球洋流分布或本地山川河流的真实景象。通过标记地理要素或绘制地理路线,系统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认知,如结合实时气候数据或某地天气记录,增强学生对地理现象的直观感受。

  2.虚拟现实技术(VR)

  VR技术通过构建虚拟地理场景,使学生获得沉浸式体验。例如,学生可“进入”热带雨林观察动植物分布,或“亲临”火山爆发现场感受地质变动。该技术弥补了实地考察的限制,通过多感官体验再现真实地理情境,从而深化学生对地理事物与过程的记忆与理解。

  3.自适应学习平台

  该类平台依托AI算法分析学生学习行为数据,制定个性化学习方案。针对基础较弱的学生,平台会推送基础知识讲解与相应练习;学有余力者则可挑战拓展类题目或地理探究任务。平台同时提供实时学习反馈,帮助学生明确薄弱环节与改进方向,也为教师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辅助教学决策。

  四、应用策略设计

  1.课前准备阶段

  教师可运用AI工具进行备课:例如借助自适应学习平台将知识点制作成微课并上传至云盘,供学生预习;根据学生已有知识结构推送相应预习内容;利用智能地图生成预习任务单,要求学生定位目标区域,系统可同步记录学生的学习习惯与思维路径。

  2.课堂教学阶段

  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运用VR技术展示特色地理场景,如极地冰川景观;在知识讲解环节,通过智能地图动态演示自然过程(如河流地貌演变),并适时答疑解惑;在互动环节,学生可通过VR实验或智能地图模拟气候影响因素,教师实时查看操作并给予指导。

  3.课后巩固阶段

  教师可依据自适应学习平台记录的课堂数据,为学生推送个性化练习题,例如对课堂尚未掌握的内容(如等高线地形图判读)推送专项练习与解析;通过智能地图布置实践类作业,如拍摄家乡地理要素并上传标注;平台还可支持学生在线讨论、交流学习心得与实践经验,促进知识整合与反思。

  五、实施挑战与解决方案

  在推广过程中,可能面临技术操作门槛高、资源与实际教学适配性不足等问题。部分教师对AI工具使用不熟练,影响应用效果。学校可通过组织专项培训、开设实操课程、建立教师互助小组、鼓励经验丰富的教师传授使用技巧等方式,逐步提升教师应用能力。

  六、未来发展方向

  未来的AI辅助工具将进一步融合大数据、VR等技术,不断提升所构建地理环境的真实感与交互性;强化对学习思维的识别与引导,提供更精准的学习支持;增强跨学科整合能力,结合地理与其他学科内容,开发综合性探究任务,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与综合素养,推动其全面发展的实现。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在重庆大地上
   第03版:综合
   第04版:文卫
一人一校23载 山里娃的“守梦人”
我县8人获市级表彰
我县开展初中物理新修订教材培训活动
酉阳二中高2028届新生军训开训
酉阳2025年社会保险“三进三送”活动启动
酉州高级中学举办安全教育讲座
初中地理教学中AI辅助工具的应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