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杨再菊:

用爱撑起家 扛起整片天

  杨再菊给丈夫喂饭。

  □融媒体中心记者白凤英文/图

  从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进房间,到夜幕降临,杨再菊的身影总是忙碌着——煮饭,务农,给丈夫擦洗、按摩……20余年间,杨再菊用风风雨雨的坚守,诠释着“妻子”二字的内涵,抒写了人间真情。

  “昨天赶场,我在街上给你买了牛奶,等一下温热了就拿给你喝。”走进可大乡程香村杨再菊的家中,记者看到她一边给丈夫按摩,一边与丈夫说说话,唠唠家常。

  “要是没生病,我们的日子会过更好一些……”杨再菊沉浸在美好回忆中。

  1977年,杨再菊与彭善贵步入婚姻殿堂,养育了一儿一女,日子虽然不富裕,却幸福和睦,其乐融融,孰料……

  2000年,彭善贵偶感身体不适,然后到手轻微发抖,最后到肢体僵硬、行动不便,衣食住行不能自理。起初,彭善贵以为是小病,辗转多家医院都未能治愈。后来,杨再菊陪着丈夫去重庆西南医院就诊,确诊为帕金森。这一消息如同晴天霹雳,给这个小家庭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但杨再菊把悲伤埋在心底,用柔弱的肩膀扛起这个家,成了这个家最坚实的依靠。

  “自爸爸生病以来,妈妈一直照顾他,从来没有怨言。这么多年来,要没有她,这个家早就撑不起了……”杨再菊的女儿彭艳琼告诉记者。

  为了防止丈夫因长时间卧床导致身体萎缩,杨再菊每隔一阵就要帮他翻身、按摩四肢。

  如此辛苦繁琐的护理生活,杨再菊已坚持了25年。丈夫彭善贵感慨地说:“她陪我聊天,帮我洗头、洗澡、换洗衣服、煮饭、按摩,没有一样能离得开她!”他的语气中充满了对妻子的心疼和感激之情。

  说起杨再菊,熟悉她的邻居纷纷竖起了大拇指,对她的坚持和付出深表敬佩。

  “这么多年如一日地照顾瘫痪的丈夫,我们都是看在眼里的,真的是不容易。”邻居田水妹感慨地说。

  面对大家的赞誉,杨再菊说:“我只是做了我认为应该做的事情!”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在酉阳大地上
   第04版:民生
用奋斗擦亮青春底色 用实干交出青年答卷
破获一起“拉车门”盗窃案
乡镇(街道)领导干部进修班学员接受廉政教育
开展金融知识集中宣传活动
用爱撑起家 扛起整片天
专项整治无牌无证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