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柚”见山乡好风景

  王文进在采摘柚子。

  □融媒体中心记者田金凤文/图

  初冬时节,柚子飘香。

  在板溪镇三角村后河(小地名),目之所及皆是成片的柚子树,金黄的柚子挂在树上,为单调又寒冷的冬天增添了一抹靓丽的色彩。

  柚子林间,王文进和工人穿梭其间忙着采摘成熟的柚子。看着一袋袋沉甸甸的柚子装上车,他们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今年是挂果的第二年,收成比去年好。” 王文进开心地说,去年柚子初挂果,采收了2万多斤。今年的柚子产量预计4万多斤,产值近10万元,“明年就进入丰产期了,预计可采收10万斤。这样的收成只是想想都觉得美好呢!”

  王文进是板溪镇三角村7组村民,2020年,他在后河流转了260亩撂荒地,引进蜜柚品种,建起了这片柚林,让昔日的荒山变了模样。

  王文进介绍,群山环抱的后河,海拔600米左右,水源充沛,气候适宜,适合蜜柚种植生长,种植出的柚子皮薄肉多、汁多香甜,口感很好。

  选择发展柚子产业,王文进经过了深思熟虑。

  “柚子种植比较容易,储存期长,销路也好,是一项增收稳定的产业。”王文进介绍,多年前,他在海南承包过龙眼等果林,对发展水果产业有了一定的了解。回到家乡后,他积极响应国家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号召,想通过发展产业助力家乡发展。经过多方了解,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他最终选择了发展柚子产业。

  王文进深知发展农业前期投入大、见效慢,但开弓没有回头箭,自从开始建柚子基地后,他把大量的精力和资金都投入到这上面来,选品、整地、管护、修产业路……一年365天,几乎每天都能看到他在基地忙碌的身影。

  “每年仅流转土地和请工人的费用都在10万元以上。” 王文进介绍,建基地以来,他带动了当地10多户脱贫户每年通过在基地务工实现了稳定增收,带动村民共发展了50多亩柚子基地。

  李胜也是三角村的村民,他在王文进的鼓励和带动下,发展了40亩柚子园,大家相互交流管护技术,一起抱团发展。

  “他见识广,不管是在技术上还是在销路方面,都能够帮助我们。跟着他发展产业,我很有信心。” 说起王文进,李胜满是感激。

  发展产业,销路是关键。为了打通柚子的销路,王文进进行了多方尝试。

  “去年产量不多,主要在本地超市、水果店销售。”王文进介绍,由于柚子的口感好,深受消费者欢迎,因此去年采收的2万多斤柚子在本地便销售完了。但随着产量越来越大,他把目光转向了更大的市场,去了重庆主城、湖南怀化等大型水果批发市场,还联系了水果批发商前来基地收购,让销售渠道更广。

  销路打通了,跟着发展产业的村民也没了后顾之忧。王文进表示,发展柚子产业得到了当地政府和县农业农村委的支持,未来,在把基地管护好的同时,他将带动更多的村民发展柚子产业,形成规模,在促进村民增收致富的同时助力乡村振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在酉阳大地上
   第04版:教育
报头
习近平论全面协调推进各方面改革
加强海洋科技创新拓展国际海洋合作 为推进中国式 现代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柚”见山乡好风景
贺信
层林尽染 五彩斑斓
发力补齐农村寄递物流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