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融媒体中心记者白凤英文/图) 近日,记者走进楠木乡红庄村8组的烤烟基地看到,县人大代表周相国正带领10多名村民在收割烟叶,采摘、捆绑、搬运……现场一派忙碌景象。
作为烤烟种植能手,为了带动更多村民增收,周相国去年将红庄村8组小茶园(小地名)的撂荒地复垦后,今年,他又让有意向种植烤烟的村民和自己合伙发展烤烟。
“作为一名县人大代表,在产业发展的道路上我更要作好表率,当好带头人,带领大家一起增收致富。种植烤烟不仅让自己赚钱,还能带动附近村民到基地务工增收。”周相国说。
据介绍,今年,周相国和村民杨海昌合伙,在红庄村8组共种植了60亩烤烟,烟苗由烟草公司统一提供,自己支付育苗费。采取轮作制,三年后烟地又改种其他农作物,这样才能保持土壤肥力,改善土质。
“从栽种、管护到烘烤,一年下来需要用工约800人次。”周相国介绍,基地一年需支付十多万元务工工资。
“村上发展烤烟,让我们在家门口就能务工增收。”村民张洪军高兴地告诉记者,他从栽种烤烟时就在基地务工,一年仅在烤烟基地,他就能挣不少钱。
除了烤烟,周相国还种植了30亩黄精、20亩黄柏,平时都需要工人进行除草、施肥等管护,他所发展的产业为附近村民提供了更多在家门口务工增收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