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龙河畔小水井

▲瑞雪兆丰年。
▲古宅门。
▼匾 额。
◀科技示范园内的蔬菜育苗基地。
▶老龙村的水田。

  □李小云

  老龙村距酉阳县城32公里,撤区并乡前隶属红井乡,现属于花田乡,典型的山地立体气候,平均海拔810米,雨量充沛,气候宜人。因为菖蒲盖半山腰有一老龙洞,龙洞水冬暖夏凉,富含丰富的矿物质;泉水向东玉带似的绕寨而过,滋养了淳朴善良的寨民,被称为老龙河,沿河而建的村庄便得名“老龙村”。

  这里山清水秀,田地肥沃。绿荫蓊郁的青山间流淌着的老龙河,流水不大、不急,但清澈透亮。两岸草绿花香,鸟鸣不断,那鸟声,仿佛是流淌的水发出来的,干净得没有一丝杂尘。树下的蝴蝶花在微风中盈盈地笑,河岸两旁树木的枝丫上,沙滩边的岩石上,异常干净,这和近年来实行的“河长制”密不可分。

  老龙河两岸,分布着许多田地,土质属于猫砂面,颗粒均匀,松软不结块。水田最亮丽,四季如画。栽秧打谷的季节自不必说,就说初春时节,田里密密麻麻生长着红浮漂。红浮漂是一种小型的水生植物,呈三角形,漂浮在水面上,横卧茎短小纤细,羽状分布,其下长根,上生小叶,叶片呈褐红色,所以叫红浮漂。红浮漂具有很高价值,能降低水体矿化度,调整水体PH值,净化水体和富集钾元素,是优质绿肥。所以乡亲们说,长红浮漂的田是最肥沃的,出产的稻米煮到鼎罐里,滋滋滋地冒油。在老龙河两旁,这样的田随处可见,走在田埂上,欣赏着长满红浮漂的田野,心里踏实而温暖。 

  在老龙村10组,有一大一小两口水井,大水井已被修建公路时掩藏于地下;小水井依然泉水涟涟、四季不断,是乡亲们夏季取凉水和冰冻西瓜、啤酒的天然“冰库”。

  小水井旁边,一座依山而建的土家四合院保存完好。走进四合院,陈旧的木板壁透着古木特有的幽香,据说是由冉氏二十六世祖冉正华设计建造,距今约200多年历史。正房3间,左右各两间转角厢房,前面横5间一楼一底过厅,过厅有古老的雕花式木栏杆。正房及厢房两边原建有封火墙,高耸的马头和屋脊上高高翘起的氏鸟吻部隐约可见。门和窗户上精妙绝伦的木雕清晰可见,特别是前过厅两边那别具一格的椭圆形门,门框四周刻着精美的蝙蝠图案,栩栩如生。笔走龙蛇间的灵韵雅致,精雕细刻中的百转千回,让我们隔着时空依然可以透过木质的纹理感受到当年书香豪门的雅致。也印证了这里文人、能人辈出的传言,“一门三乡长,十女九教员”的说法应是不假。

  老龙村临近酉阳城区,交通便利,花田乡鲁渝协作现代智慧农业园落户这里,以原老龙小学及周边区域为核心,与未来重点打造的老龙古寨、水果采摘园互补。智慧农业园总占地面积137亩,总体布局为“一心一带两园”(“一心”为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为生态观光带;“两园”为科技示范园和农耕体验园)。科技示范园已经投入使用,现代设备设施一应俱全。有了这些现代化设备,园内就实现了智能化管理:立体柱状栽培、斜面雾化栽培、旋转式立体栽培、双螺旋立体水培、果菜垂蔓式栽培……科技、实用、美学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让人赏心悦目。

  老龙村正沐浴着乡村振兴的春风蓬勃向上,未来可期。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坐标:花田乡老龙村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影像
   第03版:副刊
   第04版:要闻
老龙河畔小水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