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融媒体中心记者赵舒婷) 日前,在酉阳工业园区(板溪组团)重庆悦鹏伞业有限公司的注塑车间内,机械高速运转,高分子材料在模具中快速塑形,工人们熟练操作着器械,各种机械运转的声响交织成一曲火热的生产交响乐。
悦鹏伞业成立于2020年7月,业务涵盖晴雨伞零配件生产、代加工、组装及销售。在发展过程中,该公司探索出“园区主阵地+乡镇生产点+到户加工岗”的三级生产网络模式,构建起独具特色的产业生态。这种分散化与集中化结合的生产模式,既保障了效率,又带动了地方就业——公司总部园区聚焦核心部件生产和成品组装等技术密集型环节,36个乡镇(街道)的140余个制伞车间承接伞架拼接、伞面缝合等半机械化工序,而分散在各村的家庭作坊则承担伞扣安装、线头修剪等手工活。这种“企业+车间+农户”的发展模式,让农村留守妇女、脱贫户等群体实现家门口就业,目前已带动1.5万余名村民就近务工。
2024年12月,悦鹏伞业投资建设的弹簧厂、钢丝厂、钢管厂及金属表面处理车间同步投产,这一关键布局使其实现了从原材料加工到成品组装的全产业链覆盖。产业链完善带动产能大幅提升,雨伞日产量从20万支增至35万支,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更关键的是,公司耗资680余万元引进的金属表面处理流水线,不仅实现雨伞部件个性化上色,更将工艺拓展至家电、箱包等领域,填补了酉阳金属表面处理行业的空白。
“全产业链不仅让我们掌握市场主动权,更能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悦鹏伞业总经理田茂忠介绍,从金属原材料到最终成品,一把伞的所有环节均可在本地实现闭环生产,产品质量管控能力和交货效率得到行业广泛认可。接下来,该公司将进一步整合上下游资源,持续完善产业链条,加大产品开发与市场拓展投入,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市场份额,朝着成为伞业领域龙头企业的目标稳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