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治乱安危著伟绩 文韬武略堪称贤

  赵 藩。

  四川总督鹿传霖《奏为遵旨确切查讯秀山县邪教滋事之案原办并无诬枉恭摺具陈》(局部)。

  赵藩题黔江陶洪禄百岁坊联拓片。

  黔江三台书院陈 彤供图

  悬挂赵藩对联的酉州中学校门。

  『涉趣园』里书声琅琅。

  □融媒体中心记者曾 常文/图

  赵藩(1851—1927年),字介庵,别字樾村,号猿仙,晚年自号石禅老人,云南剑川人,白族。历任四川筹饷局提调、酉阳直隶州知州、四川盐茶道道台、四川按察使、滇黔边计盐务局总办、永宁道道台、广东军政府交通部长、云南省图书馆馆长等职,光绪二十年十一月署酉阳直隶州知州。

  任泸州 楹钞付梓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九月的一天,四川泸州滇黔边计盐务总局内,酉阳籍文生陈迪光拿着一份手稿向任滇黔边计盐务总办(局设泸州)一个月的赵藩请示,在泸州聚珍版排印相关事宜。

  这一年的年初,赵藩升任四川按察使,门生陈迪光与周钟岳商议,“吾师之文、之诗、之杂纂,裒然成集,皆有副本,惟楹句不自爱惜,零星散佚,搜而存之,弟子职也。”于是,周钟岳拿出赵藩在任酉阳直隶州知州前写的对联,与陈迪光所收集的合成一卷。随后,周钟岳因参加乡试回云南,楹联钞本付印的事情就落到了陈迪光身上。

  赵藩接过手稿翻阅,突然脸色大变,怒斥道:“这毫无价值的东西印出来有什么用?”见赵藩大怒,陈迪光离开座位恭敬地回答:“固知先生不以楹句传也。然而忠孝之旨,仁人之言,昆山片玉,吉光片羽,有足宝者,存此以贻子弟之箴铭观感,不亦可乎!”在陈迪光的不断劝说下,赵藩最终答应排印了他的第一部楹联集——《介庵楹句辑钞》,并嘱陈迪光作序。

  《介庵楹句辑钞》收录赵藩在1903年以前题署、投赠、哀挽联共172副,其中在酉阳任内题写的有29副。从这些楹联中,我们可以一窥这位白族历史文化名人在酉阳的所见、所思、所做、所感。

  莅酉阳 平乱秀山

  清咸丰元年(1851年),赵藩出生于云南剑川一个书香之家。赵藩生而奇慧,五岁开始读书,过目不忘,有神童之称。十六七岁就阅遍经史,下笔千言,议论宏伟。光绪元年(1875年),赵藩考中举人,光绪六年(1880年)选授易门训导,因才华出众,深受云南盐道钟念祖、云贵总督岑毓英的赏识,聘为幕宾。之后,赵藩随岑毓英筹划剿匪,因功保举直隶州知州,加知府衔,然而一直未任实职,直到光绪十九年(1893年),在岑毓英之子岑春煊的捐荐下,分发四川,充筹饷局提调。

  光绪二十年(1894年)二月,秀山宋农姚复乾、酉阳州属草坝场刘廷玉传习邪教,纠结乡民,阴谋作乱,虽经酉阳知州宋学曾、秀山知县王寿松调兵剿平,但在同年九月,宋学曾、王寿松二人被江南道监察御史钟德祥以“污剿百姓,浪奏无实,治盗不力,草菅人命”参革。而后,四川总督刘秉璋奏请以郑子元代署秀山知县,而酉阳却无人到任。

  郑子元素性贪婪,代理秀山知县后,与秀山籍刑部主事吴思让的父亲吴正琯相互勾结,树党结私,把持三班六房,伙同皂吏勒收银钱,私放姚复乾党徒。秀山土豪劣绅也趁机兴风作浪,为害乡里,诬良为盗,致使秀山冤狱频出,一时间秀山县盗贼满街、人心惶惶。鉴于这种情况,光绪二十年(1894年)十一月,四川总督刘秉璋向朝廷请旨任命赵藩为酉阳直隶州知州,调查秀山之事。

  赵藩到酉阳州署上任三天,即亲往秀山,刚下车,就发出告示,抓捕滋事造谣的豪强,审定冤狱,释放无辜绅民,退还郑子元等苛索的钱财。同时,详查姚复乾案原委,向川东道黎庶昌详禀郑子元、吴正琯不法情事。郑子元、吴正琯闻讯即逃离秀山。仅仅八天时间,秀山就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经过调查郑子元、吴正琯等为乱情事,赵藩深深体会到三班六房,特别是刑房典狱的重要性。于是写下:“身家所系,性命所关,切毋罔上营私,报应从来最速;囹圄之苦,词讼之累,但愿替人设想,方便落得多行。”悬挂在州衙刑科,告诫刑书职员切勿贪污舞弊,致使冤狱发生。

  课弟子 学政称贤

  酉阳虽处川黔湘鄂接合部,但距川省窎远,地瘠民贫,读书人少,并且参加乡试须到千里之外的成都,很多人都出不起路费,所以读书人更少。

  赵藩到任后,酉阳州学训导杨聪就向赵藩汇报了酉阳士子虽然刻苦向学,但是多数家贫,而且藏书甚少,读不了多少书的情况。赵藩听说后,主动拿出俸银并发动富绅捐款助学,购买经史子集八千余卷置于二酉书院,供给士子抄阅。同时设立经古课、时务课,亲自选题授课,每月考评三次,躬身评阅,凡是得优者都给予奖励,这也给随侍酉阳的周钟岳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学校奋兴,争自濯磨,得通经致用之士十余人,余亦粗知学问门径,风气大开。”为勉励学子,赵藩为二酉书院藏书室题写对联多副,其中一副为:“轶典访酉阳,补石室旧藏,此后能无珍惜;宏词光甲第,开玉堂先路,其间定有瑰奇。”

  此外,赵藩还在州署取陶渊明“日涉以成趣”之语建涉趣园,以三十七洞天为主,增修双湖、丰泽祠、古来鹤亭、小鸥波馆、影红桥、寒碧泉、菊垞,时人称之为“涉趣园八景”。涉趣园各景“泉寒石怪树茏葱,点缀园林胜画中”,赵藩题联:“旷如奥如地,兼有者胜;仰止行止客,偕来亦佳。”

  “忙日总多闲日少,何曾日涉似陶公。”赵藩处理完公务便邀请杨聪、陈汝燮、王大章、邓学曾、易光吉、冉赓尧、万钧等文人雅士、弟子生员在此吟诗作对、讨论学识,同时其弟赵荃将吟和诗作辑为《酉阳酬唱集》,一时间传为美谈,这也使酉阳生员倍受激励。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四川学政吴树棻到酉阳主考,陈迪光、陈骃光、石鋘、余明义、蔡锡侯等名列前茅,吴树棻盛赞赵藩:“贤慧太守,教课有素,衡鉴有真也。”

  断争讼 誉称“青天”

  在任酉阳知州期间,赵藩尽心治理,了解到酉阳民情刁顽、好勇斗狠、不知礼让,遇到纠纷,动辄告上州衙。赵藩到任之初,每日处理争讼达二十余起,赵藩查其原委,得知多为讼棍挑唆,当即对讼棍进行惩处。

  同时,赵藩每月到各乡镇视察三四次,每到一个地方,他都要深入了解当地的各种情况,劝勉士农,对于百姓反映的问题及时处理,从严惩办不法之徒。当他得知很多百姓因为一件小事争讼,告上州衙后,不仅受牢狱之灾,还受讼棍敲诈、差役盘剥,最后倾家荡产、妻离子散,于是在酉阳州衙门前撰写对联:“为朝廷权领大州,勉矢清勤求治理;愿闾阎各忍小忿,慎毋轻易入公门。”借以劝勉百姓少事争讼。不到三月,每日处理案件减少至十余件,半年之后,每天只有三四件。

  赵藩在酉阳任职一年半内,判决新旧案千余件,而且,每个案件都能明察秋毫,公平裁判,从无冤狱发生,百姓称之为“赵青天”。

  力赈济 士民依依

  举凡为官一任,无不期望风调雨顺,物阜民丰,赵藩也不例外,特意题写道:“北阙延厘,东西南界控三边,表里溪山雄地望;春台熙物,夏秋冬气调四序,和风甘雨迓天庥。”并将这副对联悬之衙署,但在他的任内,酉阳却屡屡遭灾。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二月,酉阳城内大火,烧毁民宅二百余家。同月,又有老虎进城伤人。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三四月间,酉阳暴雨连旬,继而州东遭遇大冰雹,压毁田庐无数,小麦、禾苗悉数淹坏,甚至山地冲成石田,收成无望。当此存粮将尽,百姓将掘食草根树皮之际,赵藩联同阖属官员,捐出养廉银,倡导王恩沛、陈骏序等州中富绅捐献钱粮,上书四川布政使衙门、总督衙门,力请调拨赈灾帑银,同时通过各大报馆呼吁捐输。在各方的努力下,民无失所。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五月三日,赵藩调任涪州官运盐局。去任当天,自州城至龚滩,“父老举离尊,参错满道左”。三日行程中,一路香花载道,老稚攀辕卧辙,依依不舍。

  阅故纸 再焕文章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这副赵藩题写武侯祠的“攻心联”在新中国成立后为历届国家领导人所称颂。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县陈梦昭、黎洪、冉海明等人一直致力于收集整理赵藩在酉创作的诗词楹联信札。在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下,目前已收集赵藩在酉任职期间所作《酉阳酬唱集》《介庵楹句辑钞》全部内容,以及《小鸥波馆词钞》《向湖村舍诗》《桐花馆梦缘集》《寿苏集》中的部分内容,尚有《同人翰札》未得一见。

  时至今日,赵藩的楹联仍然悬挂在酉州中学、龙潭希望小学校门外,而经过修缮后的“涉趣园”来鹤亭、丰泽楼仍是酉州小学师生阅读胜地,正如他题的“酉阳考棚”联:焕乎文章,博大昌明,景运于斯为盛;蔚然杞梓,英多磊落,人材随地而生。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酉山酉水酉文化 传承巴渝文脉 建设文化强市
   第03版:桃花源副刊
   第04版:综合
治乱安危著伟绩 文韬武略堪称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