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中心记者刘 琴
1月25日,山东省东营市支医专家县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医生徐新维和科室医务人员收到康复患者家属送来的一面印有“医术精湛传四方,医德高尚暖人心”的锦旗。
故事还得从1月10日说起。
当天,在县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里发生了这样一幕:一位羊水Ⅲ度污染、胎儿宫内窘迫过期产的患儿,在县中医院剖宫产娩出后出现重度窒息。
县中医院值班医生表示,按照以往的经验做法,气胸患儿需转向上级医院才能进行治疗。由于患儿当时病情危急,随时可能出现生命危险。因此,患儿被紧急转入县人民医院新生儿监护室。
当时正值徐新维值班,他检查发现患儿呼吸困难,伴随全身青紫,生命垂危。
结合临床表现、查体及体征,他凭借以往临床实践判断患儿存在气胸,立即进行胸部CT,检查结果验证了这一诊断,胸部CT显示重度胎粪吸入综合征、气胸左侧肺压缩50%以上、纵隔气肿,情况非常紧急。
“患儿气胸严重,危及生命,必须行胸腔穿刺引流气体,缓解压缩的肺脏!”了解患儿情况后,徐新维认为需要立即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征得家属同意后,第一时间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胸腔闭式引流术。
县人民医院从未进行过新生儿胸腔穿刺引流术,缺乏新生儿胸腔穿刺包,而成人的胸腔穿刺引流管较粗,无法用于新生儿。
危机之下,徐新维想出用成人深静脉穿刺CVC管替代新生儿胸腔引流管的方案,在心胸外科的协助下果断进行胸腔穿刺及持续胸腔闭式引流,然后给与气管插管有创呼吸支持,徐新维介绍,对于气胸合并重症肺炎的患儿,高频振荡模式是最好的通气方式,但是医院缺乏这种模式的呼吸机。救命是关键!只好在保证充分胸腔闭式引流的情况下给予常频通气。
期间,为了能让小家伙平安地度过危险期,医护人员轮流对他进行看护,小心翼翼地守护着这个小生命。
时间一天天过去,在徐新维的指导下、在全科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在克服救治过程中的重重困难后,患儿闯过了感染关、营养关、呼吸关,最终拔除气管插管、拔除胸腔闭式引流管、拔除胃管,到最后撤离氧气自主呼吸,经过10多天的精心治疗,患儿各项指标恢复正常,达到出院指征。
最终,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和悉心照料下,县人民医院第一例新生儿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患儿被从死神手中抢了回来。如今,患儿身体状况恢复良好,在医护人员的祝福中出院回家了。
当患儿父亲看到孩子的那一瞬间热泪盈眶,内心充满了感激。
“治病救人是我们医生应该做的事情。收到这面锦旗,我非常感动,因为这是对我们工作的认可。我觉得,医患关系是相互的,只要我们医生尽职尽责,就能够得到患者及其家属的理解和支持。能参与鲁渝协作队伍,深表荣幸。”徐新维如是说。
县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彭拥军说,徐新维入科帮扶半年以来,该科新生儿诊疗水平有了突飞猛进的提升。他在该科开展了第一例脐静脉置管术;进行第一例应用颅脑核磁技术评估新生儿脑损伤;优化了腰椎穿刺术流程,大大提高了穿刺效率……特别是早产儿精细化管理水平有了大幅提高。
以前该科只收治34周以上,体重1800克以上的新生儿,在徐新维的帮扶指导下,他们对救治1000克以上的早产儿充满信心,在上个月曾指导他们成功治疗胎龄32周、体重1500克的早产儿,这也是该科成功治疗的第一例气胸患儿。
“徐老师经常半夜被喊到科室指导抢救病人,节假日也不休息。”新生儿监护室主管护师简秀丽深受徐新维敬业精神的影响,她说,徐新维不仅医疗技术高超、临床经验丰富,而且对每一位患儿都充满了责任心和爱心,是她们学习的榜样。
“接下来,我将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将所学、所悟倾囊相授,通过教学查房、疑难病例讨论、业务讲座等形式,提高科室救治水平。”徐新维表示,他将在山东东营干部管理组、县人民医院及科室的大力支持下,与科室医务人员同学习,共进退,共同打造一支带不走的、高水平的危重新生儿救治团队,为促进酉阳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最大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