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艳
好的教育并不只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为了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灵和正确的价值观。“五育并举”的核心任务是立德树人。英语教学在目标上要进行新的定位,深入挖掘英语文本中的德育元素,指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自身品德,培养出能服务于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
一、“五育并举”对初中英语教学的意义
在“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等问题已经明确之后,“怎么培养人”“怎样提高育人质量”就成了中国今后教育改革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这个融合的过程是教师对于当前各学科发展的综合认识,也是促进学科育人功能发挥的更加充分的润滑剂,这就需要教师在本专业范围内,在每一堂课和每一项教育活动中,都能发挥出“五育效应”,并能有效地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从而达到“五育并举”的目标。
二、在学科教学中体现“五育融合”
(一)以英语核心素养立意课堂教学,系统规划英语学习任务群
教学时,我们要围绕单元英语要素,合理安排各科教学内容,将要素分解,循序渐进落实。“五育并举”的课程,实质就是实现学生的整合性学习。从学习方式上来说,教学要真正落实“学生是主体”的教学理念,创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借助小工具,在教学中实现与学生双向、良好的互动。在作业设计上,可以从英语教学单元的整体特点考虑,设计操作性强的实践作业,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融入智育当中。
(二)打破“五育”边界,重构跨学科视野下的课程知识链
将审美教育有机地渗透到学科教学之中,改进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主体,关注学生的人性发展,使学生的才华和兴趣得到充分、多方面发展。要坚持手脑并用、学以致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丰富英语学习方式,在实践活动中实现“五育融合”
在落实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开发独特的校本课程,达到各美其美的效果。学校要把学生全面发展、生命成长放在首位,通过“1+N”课程,尊重每一个个体的人性发展,让学生的学习不局限于教材。教师要利用英语角、英语沙龙,让有特长的学生都能展示自己的才华,让学生在锻炼中得到成长,在成长中得到收获。
三、结语
“五育”作为一个宽泛的概念,并不是一手抓,而是有目标地设计、有侧重地突出、有规划地发展。在学科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学方法的转变和创新,更好地促进“五育”的发展,推进“五育并举”,用心设计,精心组织,力求事半功倍。作为教师,也需增强自身“五育并举”、全面育人的意识,积极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懈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