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中心记者石玲聪 通讯员田 泱文/图
应长江,县公安局城南派出所的社区民警,从曾经的刑侦一线侦查员到如今扎根基层的“服务员”,角色虽变,初心不改。他以满腔热情投入公安工作中,用坚实的脚步踏出了对人民群众的真挚情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初心使命。
警网融合:
数据网络的“编织者”
“您好,我是城南派出所的社区民警,现在需要与您核对一下人口信息。”12月16日,应长江带领城南社区的辅警与网格员上门进行人口信息核实。底数清、情况明是公安工作的基石,“一标三实”信息采集更是社区治理的重要支撑。应长江凭借一双“铁脚板”,将数据采集工作做得深入细致。
2023年,“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百日攻坚大会战拉开帷幕。应长江负责的城南社区,多为城乡接合部和群租房区域,人口流动频繁,数据采集难度大。为攻克这一难题,他充分发挥网格员的优势,带领社区辅警、网格员采取打表推进、重点攻坚的方式,错时采集、全面推进,助力城南派出所顺利完成工作目标,为酉阳公安局在全市排名中取得第三、区县第一的优异成绩贡献了重要力量。
2024年,针对川菁子巷部分门楼牌缺损、编制混乱的问题,应长江牵头组建了一支由社区辅警、网格员、社区干部组成的“一标三实”信息采集维护队伍。他们全覆盖摸排川菁子巷的新建小区、自建房等地址要素,绘制街路巷房屋分布图,使房屋信息一目了然。共采集实有人口信息4000余条、实有房屋信息1200条、实有单位信息150余条,重新编排门楼牌号1200余户,新增命名街路巷2条,抓获上网逃犯1人,救助群众30余次。
警灯常亮:
公共安全的“守护者”
巡逻防控、安全检查、治安防范……这些烦琐而充实的工作,构成了应长江的日常。他每天穿梭在辖区的大街小巷,与居民亲切交流,成为他们身边的“联络员”。
公共安全监管不容忽视。应长江在公共安全监管工作中发挥了纽带作用,每月深入学校、行业场所进行实地检查。他担任“法治副校长”,深入辖区11所中小学开展法治宣传,并带领社区辅警、网格员、义警加强对夜宵摊位、人员密集场所、重点部位的巡逻防控,切实落实“三见”措施,成为辖区行走的“110”。今年以来,他参与常态巡逻100余次,组织安全检查420余次,排查安全隐患23处,组织召开警民恳谈会6次,收集社情民意85条。
警民同心:
人民群众的“解忧者”
“应警官,我小孩一直没能上户口,读不了书怎么办呀?”今年8月,应长江在社区走访时,一名群众焦急地向他求助。了解情况后,他立即与户籍民警对接,准确掌握上户政策,通过走访调查、与民政、街道衔接,完善相关手续,最终帮助群众顺利登记户口。
土地纠纷、邻里纠纷、噪音纠纷……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实则关乎群众的切身利益。面对这些困难和矛盾纠纷,应长江一视同仁,从不敷衍塞责。他始终坚持“发现得早、控制得住、处置得好”的工作要求,用心用情解决群众身边的烦心事。
今年7月,城南派出所接到居民张某某报警,称其与弟弟在洞底村因宅基地问题发生纠纷。应长江经过多方走访调查,详细了解纠纷起因,并会同村组干部多次上门调解。最终,他成功化解了矛盾纠纷,有效缓解了兄弟之间的紧张关系。今年以来,他共救助困难群众15人,成功化解疑难矛盾纠纷30起,调解成功率高达100%,有效杜绝了“民转刑”案事件的发生。
使命在肩,步履不停。应长江长期保持着对公安工作的热情和对人民群众的真挚情感,深耕社区警务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着不平凡的为民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