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德权
依稀黑瓦,墙院人家,是村庄的写意,是人类群居之所。茶树,是山的精华,特别是老茶树,应该是山的精灵了。墙院老茶树,当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经典画面。对茶树,历来深怀敬意,它的材质、它的形状以及它贡献给人类那一滴滴金色的油珠,我说的是油茶树,至于那与我们饮食息息相关的茶叶,就更不用说了。茶叶已经成为人类的一种象征、一种生活,甚至是一种宗教。多次去过可大乡的墙院古村落,每次去,都被成林的老油茶树感动,但一直没有做一个详细的记录。黎洪写《酉阳油茶志》,需要老油茶树的图片,要找老油茶树,我告诉他,只有去可大乡昔比村一个叫墙院的村庄。
走进墙院,老茶树依然在山岭上等待我们。这夏天,几只鸣蝉在林中修行。我们进了茶林,蝉们就开始逃走,或是隐于茶树的某一枝丫处,不再作声。只有老茶树,镇定自若,不因为我的到来显出惊喜万分,不因为我的离去而孤独难受。
要了解墙院的古茶树,我们先来说说关于茶的简单历史。
茶源同一,后为两支,一是茶叶树,二是油茶树。茶叶树是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茶叶树种类繁多,叶子呈椭圆形,边缘有锯齿,春季、秋季时可采茶树的枝叶,经加工制作成茶叶。油茶树属山茶科,为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一般为灌木,叶子呈椭圆形,边缘有锯齿,叶间开五瓣白花,果实扁圆,呈三角形,果实开裂后露出种子,种子可以榨油。
古代史料中,茶的名称很多。公元前2世纪,西汉司马相如的《凡将篇》中提到的“荈”就是茶,西汉末年,在扬雄的《方言》中,称茶为“蔎”;在《神农本草经》中,称之为“荼草”或“选”,东汉的《桐君录》中谓之“瓜芦木”;南朝宋山谦的《吴兴记》中称为“荈”;唐陆羽在《茶经》中,也提到“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总之,陆羽的《茶经》中,对茶的提法不下10余种,其中用得最多、最普遍的是荼。随着茶事的发展,指茶的“荼”字使用越来越多,有了区别的必要,于是从一字多义的“荼”字中,衍生出“茶”字。陆羽在写《茶经》时,将“荼”字减少一划,改写为“茶”。从此,在古今茶学书中,茶字的形、音、义也就固定下来了。
现在,我们再来看墙院的老油茶树。
墙院位于可大乡昔比村,在墙院古村落周围,一共有300多亩古茶树,加上昔比村新栽的油茶,面积一共有1700多亩。树龄最老的有450年,其中33棵被国家挂牌管理。从酉阳县城到墙院有77公里的路程。几年前,县委宣传部拍摄反映以脱贫攻坚为主题的电影《老油坊》,其中室外的大量情节就是在墙院的茶树林里拍摄的。
墙院的茶树林,据说已经纳入昔比村集体经济,这应该是这片古茶林最好的命运安排。墙院古村落,先前有30多户人家,之所以名为墙院,传说村庄的先辈,从遥远的东方迁徙到这里,定居之后,常常有各种野兽侵袭村庄的牲畜,于是人们在山岭的紧要处,修筑起高高的围墙,并在围墙内大量栽种茶树。这些茶树一长就是四五百年,成为老树,成为村庄的风景。最古老的两棵老茶树,胸径在40厘米以上。至少在酉阳,就是茶树之王了。酉阳现在把油茶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在全县很多乡镇大力发展油茶基地,可大就是重要的油茶产地之一,历史上,就有普遍栽培油茶树的记录。除了墙院有茶树林之外,漫山遍野都是新栽种的油茶,有的已经成年挂果,一到茶果采收的季节,茶山中到处是人影。他们将采摘的茶果统一卖给油茶公司,油茶已经成为酉阳乡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墙院这些老茶树,独立成林,漫山遍野。远远望去,与其他树木没有什么区别,近赏之后,便能见识茶树与其他树木有不同的品性和内涵。它们有的双株同长,有的独立参天,茶树与茶树之间,彼此互望,而又不过于遥远。这些老茶树能这样有规律地排列,要感谢墙院的先民,我甚至想象到当年他们栽种茶树的劳作场面。他们劈荒成土,改土成梯,栽茶成林,茶籽成熟的季节,村庄的石碾便忙个不停,一滴滴金黄的茶油,从碾榨里流出,流进墙院人家的铁锅中,让村庄弥漫油香,让炊烟感谢茶林。
墙院老茶树,从向天际延伸的那天开始,便以不同常木的姿势展示个性和形象。粗大而高枝的树身,光滑干脆,没有因为烈日和风暴的侵袭,而产生不快的裂痕和伤疤,青灰色的树表,布满了佛语经文,如星辰点缀,如山河写影,大自然沧海桑田的变化,全用茶树表面的这些符号记录着,等待黑蝉品读,等待飞鸟鸣唱。老茶树的丫枝,盘旋交替,疏密有度,偶尔一枝横向蓝天,偶尔几簇倾向山崖,它们这种舞蹈般姿势,在山林中独具一格,优雅无比。它的果实或青色或红色,在绿叶簇丛中,半露半隐,就像深邃的夜空,悬挂着的点点星辰。这些果实,坚硬的“果”包了贵重的“实”,不显山、不露水,没有引诱虫鸟的动机。这种高贵,是从茶树开花那一刻开始的。大自然的一般花草,皆在春天怒放,而茶树不同,它们提前在秋冬季节,就为来年的结果做了准备。我曾经在车田的天龙山,就见过这些茶树,它们开在深秋的风中,开出圆形的花瓣,呈白色,花心金黄,在这渐进寒冷的季节,在悬崖边上,成为树林的异类。正是这种与其他树木的差异,才使茶树“木秀于林”。在千千万万的林木中,能被人类视为珍宝,这茶树应该是经历了特别的修为。
老茶树的周围,是村庄和梯田。透过茶林,向远山遥望,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可大的远山近岭之中,皆是老茶树的子孙,这就是所谓的油茶基地,人们都在等待着幼苗的茁壮成长,若干年之后,它们就又成了老茶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