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中心记者喻 琳文/图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落在龚滩古镇的青石板路上,张亚军便开始了“一标三实”走访工作。他身穿整洁的警服,胸前的警徽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他走进一条条小巷、一家家店铺,与居民们亲切交谈,详细记录每一户人家的基本情况,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各种信息……
自2022年参加公安工作以来,龚滩水陆派出所民警张亚军始终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对待工作一丝不苟。截至目前,年仅26岁的他已经排查化解矛盾纠纷240余起,并配合当地党委、政府开展酉彭高速征地拆迁及维稳工作,完成龚滩镇红线范围内房屋炮损鉴定补偿工作,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耐心解疑
助力反诈宣传
近日,龚滩镇小银村村民倪玲收到一条奇怪的陌生短信,她立即来到当地派出所,找到张亚军进行咨询。
张亚军接过倪玲递过来的手机,专注地审视着屏幕上的短信内容,并用手指轻轻滑过屏幕,似乎在寻找着线索。
“这是条诈骗短信。”他抬起头,语气十分肯定。
倪玲紧张地握住自己的手,声音颤抖地问:“真的吗?我怎么会收到这种短信呢?”
张亚军轻轻拍了拍倪玲的肩膀,给予她一些安慰,并耐心地向她解释诈骗短信的常见手法和危害,同时提醒她今后要更加警惕。
“我们最近做了很多反诈宣传,后续还会继续加强宣传。”张亚军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反诈宣传单递给倪玲,“你可以拿回去看看,也可以分享给身边的人。”
倪玲接过宣传单,感激地点了点头。“以后收到这种短信或电话,我就不会再上当了!”倪玲表示会认真阅读,并向家人和朋友宣传反诈知识。
自全民反诈工作开展以来,张亚军和同事深入社区、村组,通过召开警民恳谈会、院坝会等方式开展反诈宣传,先后入户400余次,发放反诈宣传单4000余份,张贴宣传海报150余张,上门劝阻300余次。
破案获赞
速寻失车慰民心
2023年9月的一个午后,当地居民李永学把一面绣有“破案神速 执法为民”的锦旗送到龚滩水陆派出所。李永学紧紧地握住张亚军的手说:“张警官,这面锦旗代表了我对你的感激之情,谢谢你为我找回了电瓶车,也谢谢你为我们社区安宁付出的努力。”
故事回溯到半个月前,张亚军正在办公室埋头处理文件,突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宁静。
“又有一辆电瓶车被盗了。”他心中一紧,立刻放下手中的工作,起身赶往案发现场。
烈日下,张亚军戴着警帽,身着笔挺的警服,目光如炬地扫视着四周。随后,他进入监控室,坐在屏幕前,双眼紧盯着不断回放的录像,手指不停地在桌面上轻轻敲击……
经过连日的追踪与调查,张亚军终于找回了李永学被盗的电瓶车。
回想到这里,张亚军微笑着接过锦旗,谦虚地说:“这是我们警察应该做的。只要你们安全,我们就安心了。”
警局里,同事们纷纷围上前来,为张亚军送上祝贺和掌声。那一刻,张亚军的心中充满了自豪。
贴心帮扶
暖心助老传佳话
4月11日,张亚军正沿着古镇的小巷巡逻。他的眼神锐利,时刻留意着周围的一切。
突然,他注意到一位年迈的游客。这位老人提着一只看起来相当沉重的行李箱,正吃力地走在石板路上。他的脚步蹒跚,每一步都显得异常艰难。
张亚军见状,立刻加快步伐向老人走去。他微笑着上前,轻声说道:“老人家,我来帮您提行李箱吧。”说着,便伸手接过老人手中的行李箱,搀扶着老人慢慢前行。
在行走的过程中,张亚军细心地询问和听取老人的需求,并一一为他解答疑惑。老人的脸上露出了感激的笑容,他感慨地说:“我刚到这个镇上,就感受到了这里的热情和温暖。谢谢你,小伙子!你真是人民的好警察!”
当老人顺利入住宾馆后,他拉着张亚军的手,连声道谢:“在这个陌生的地方,有了你的帮助,我感觉就像回到了家一样。”张亚军听后,微笑着摇了摇头,说道:“老人家,您太客气了。这是我们警察应该做的。只要您在这里玩得开心、舒心,我们就放心了。”
这件事很快在古镇传开了,人们纷纷称赞张亚军是一位真正的好警察。
“其实,我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时候根本不知道怎么去和群众沟通交流,也不知道该怎样去提升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满意度。全靠老同志的帮助,我才有今天的进步。”张亚军虚心地把他的成长和进步归功于公安前辈们的指教,“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坚定‘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酉阳及平安酉阳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每当夜幕降临,张亚军总是喜欢站在龚滩镇的最高处,眺望着这片他深爱着的土地。他知道,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已经与这片土地融为一体,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更加坚定了守护这片土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