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多所高校学生到我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互动。 汪登平摄
走访。 尹 导摄

  本报讯 (融媒体中心记者熊科林 彭 媛 汪登平 杨承军 通讯员尹 导)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一年一度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如期开展。近段时间,多所高校大学生走进我县,对乡村振兴、数字农业、农村电商等进行实地调研。

  黑水大涵被重庆两所高校命名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培养基地

  近日,由重庆对外经贸学院、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16名大学生组成的团队,到黑水镇大涵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据悉,此次活动为期7天,主要围绕乡村振兴、民族团结、教育帮扶三个方面展开。大学生们采用入户访谈、面对面交流等形式,在与村民交流过程中,感受大涵村的变化。“从泥巴路到水泥路,从平房到小楼房,大涵村的变化非常大。”村民们告诉大学生们。

  据了解,结合大涵村“共建共富新生态、共兴共富新产业、共塑共富新文化、共育共富新主体、共创共富新生活”的发展新模式,该团队以“凝心聚力促发展,共富乡村焕新颜——关于重庆酉阳黑水镇大涵村共富乡村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为主题,进行了调研,目前已制定并发放问卷200余份。

  此外,大学生们还面向老年群体进行基础信息化教育培训,教老人们线上缴纳医保、充值话费、与亲人视频聊天、微信支付等,并开展防诈宣讲。

  为加强校地合作,激励青年学生投身社会实践,7月6日晚,师生们与大涵村民共同举办了以“助力乡村振兴·建设共富乡村”为主题的首届“村晚”。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对外经贸学院为该村授予“大学生社会实践培养基地”称号。

  “校地携手促进乡村振兴是非常鲜活的社会实践课题,共建共创共富共享是乡村振兴的方法和目标。”参与活动的人员表示,两所高校将积极携手村支两委,建好大学生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基地,积极为学生搭建学习锻炼、增长才干、贡献力量的平台,引导更多青年大学生奔赴基层,踊跃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重庆城市科技学院大学生走进何家岩村

  7月4日至6日,重庆城市科技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2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花田乡何家岩村,开展了以“酉梦想、促发展、助振兴”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几天时间里,志愿者们参观了何家岩村的声音博物馆、为村明德书院、篾匠工坊、苗绣工坊等人文景观,为后期实践活动打下了基础。

  为进一步了解何家岩村的发展历史及后期规划,志愿者们对当地村CEO进行了采访,就当地风景特色、旅游优势、未来发展规划、发展存在的困难以及大学生返乡就业等方面提出了问题,村CEO对同学们的问题进行了一一解答。

  活动期间,何家岩村还与重庆城市科技学院签订了校地长期合作协议,并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揭牌。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文旅
   第03版:综合
   第04版:教育
多所高校学生到我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社区教育学校正式开班
2023年度“小升初”派位工作结束
三个县级课题通过结题验收
开展暑期家访活动
暑假期间 他们这样为自己“充电”
遗失启事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全面贯彻市委六届三次全会精神 加快建设新时代市域党建新高地酉阳样本 为现代化新酉阳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