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酉阳文化底蕴和良好生态获专家学者好评

专家学者在何家岩古寨采风。 刘 琴摄

  本报讯 (融媒体中心记者代璐蔓 刘 琴 唐 宇 见习记者谢苏苏) 5月27日至28日,“诗润乡土·桃源酉阳”2023诗教研讨会在我县举行。期间,与会专家学者先后到板溪叠石花谷,桃花源景区,花田何家岩古寨、村史馆、非遗工坊、为村明德书院,菖蒲草原等地进行文学采风。县领导赵明、黄艺参加花田乡的采风活动。

  专家学者纷纷表示,酉阳人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还有生态环境之优美,乡村振兴之实践令他们大开眼界,深感震撼。“酉阳之美,在好山好水,也在烟火人文。”“溶洞、古城、梯田、草原、摆手舞、吊脚楼……一个个不夹杂任何刻意的迷人景色,仿佛沉浸在岁月发酵的香甜中,让人身心放松下来。”“这样的地方,让人来了还想再来,来了就想留下。”

  酉阳位于武陵山区腹地,拥有较为深厚的诗教传统,是武陵山区的诗歌“沃土”。近代以来,酉阳的诗歌、诗教进一步发展,诗歌名家辈出,诗教有声有色。文化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根基,学者专家们建议要充分利用好酉阳独特的民俗、歌舞、饮食等文化优势,依托《桃花源记》的品牌效应,将诗词融入到乡村建设中来。他们还表示,将通过此次活动,为酉阳诗歌传承创新、诗歌赋能文旅产业发展提供更多智慧。

  “酉阳生态本底好,文化底蕴深厚,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是诗人创作的理想家园。”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范子烨说,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融合是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希望酉阳加强文化具象化构建,让当地的优秀传统文化更加可亲可近、可知可感。比如打造陶渊明文化馆、陶渊明纪念馆等,与原有的陶公祠结合起来,每年定期举办陶渊明诗研讨会、桃花源文化研讨会,为国内外关注陶渊明文化、桃花源文化的专家学者提供一个交流平台,激发文化新生命力,推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在酉阳,我感受到了世外桃源的生态之美,这里的百姓精神状态都很好,干劲十足。”在板溪叠石花谷,看到当地老百姓吃上了“旅游饭”,在景区务工、在周边开农家乐,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上海大学中华诗词创作研究院院长曹辛华说,酉阳充分发挥绿色本底和生态优势,让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做大了旅游品牌、提升了知名度、扩大了影响力,全域旅游呈现出高水平融合、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势头。期待酉阳诗友围绕生态、乡村、文旅“三张牌”创造出更多的优秀作品,校园进一步做好诗教工作,传承和弘扬好陶诗文化,不断营造爱诗、读诗、品诗、写诗的浓厚氛围,把酉阳打造成当代诗人的心灵栖息地。

  “记不清来酉阳多少次了,每次来都有新鲜的感受。桃花源里远离城市喧嚣的安静惬意,乌江上的烟雾蒙蒙,龚滩古镇的历史厚重与深沉,阿蓬江的人与自然融合、山水相依,酉州古城体验历史悠久、岁月沧桑,一切都让人感觉很舒服。”西南大学教授蒋登科说,酉阳是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值得大书特书,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在酉阳采风过程中多走走、多看看,感受酉阳厚重的历史文化,感受酉阳的无穷魅力,用手中的笔创作出更多优秀作品,为酉阳加快建设世界知名旅游新胜地增添文化动能。

  国家儒联教育传播普及委员会副主任、北京明德书院院长张顺平说,诗作为中华文化乃至于中华文明的根本,这个根在酉阳扎得很深,通过举办诗教相关的会议,希望能够让这一棵根本深植的大树发挥更加深远的作用。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教育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来酉考察
“诗润乡土·桃源酉阳”2023诗教研讨会闭幕
避免同质化才能提升辨识度
酉阳文化底蕴和良好生态获专家学者好评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