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融媒体中心记者余钟元) 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兴隆镇狮象村着力破解生态资源难变现、分散资源难统筹、农产品价格难提升、社会资本难进入等问题,充分利用村里的鱼泉河水资源,修建了水电站,发展了冷水鱼养殖场和集体经济产业园,拓宽了村民的增收致富路,扩大了集体经济规模。
日前,记者走进狮象村与木叶乡交界处看到,飞水岩水电站矗立在岩壁下。据了解,该水电站修建于2004年,每年发电量1200万千瓦时,年收入可达130万元。
紧邻水电站的是一家冷水鱼养殖企业,占地面积100亩,年产冷水鱼400吨。渔场负责人秦盟有冷水鱼养殖经验,并在上海开设有门市部,可以实现冷水鱼自产自销。在当地政府部门的牵线搭桥下,秦盟实地考察了鱼泉河水资源后,就决定在这里发展冷水鱼养殖。随后,他还统筹整合当地原有的三家分散的冷水鱼养殖场资源,并与中国科学水产研究院进行深度合作,不断将产业做大做强,带动更多村民一起增收致富。
据介绍,鱼泉河全长五六公里,该村还在河水尾端打造了河水景观长廊,建设了集体经济产业园。该产业园通过整合各级资金共300余万元,修建了产业桥、河堤、水产养殖区、接待中心,还将建设一个采摘园。去年,该村集体经济收入3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