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守住灵魂的底线

  □戚玉龙

  记得我第一次读吴老的《风光风情说乌江》,还是八年前在龚滩古镇。后来为了系统地梳理他的史料,就去了重庆图书馆。

  在重庆图书馆的过刊室,我第一次触摸到1985年10月《人民文学》刊物。在目录里找到了那篇《风光风情说乌江》,插图正好是吴老在龚滩画的一幅钢笔速写。

  几年后,我第一次触摸到吴老的手稿,是在先生书屋的阁楼上,我从一位藏家手里割让过来的,也是花费了很多的功夫,成为如今吴冠中纪念馆展厅的镇馆之宝。

  纪念馆开馆当天,我第一次触摸到吴老的毕生心血之作——《吴冠中全集》(十卷本),收录作品详实,浩瀚的艺术品集大成者,让我激动不已。我就在楼上的展厅,一本本摊开来查阅,终于找出了九幅作品,与龚滩相关,当然,还有那篇《风光风情说乌江》,真是十全十美。

  五月初,我在一家书店淘到一套《吴冠中文丛》(七卷本)。收录的史料详实而又系统,是吴老的思想著作全集,也是研究吴老的第一手珍贵文献。

  在编辑此书时,吴老破例将尘封已久的师友通信录打开,奉献出来,还亲自绘制了《吴冠中写生足迹示意图》。这些都是极为难得的。

  梳理吴老的思想拓展和生活轨迹,这套书分为七个部分:横站生涯、文心画眼、足印、放眼看人、背影风格、短笛、老树年轮,从题目就可以看出,吴老的艺术风格和精神风骨,囊括了他毕生的艺术追求,像一位苦行僧,在路上直至生命终结,奋斗不止,追求不息。

  吴老学养深厚,融会东西,融合古今,丰富的形象和精彩的语言,极具魅力,更有一种感召力!

  吴老就是距离鲁迅最近的一位先生,在艺术界点亮了炬火。他在《文丛短语》中,提到鲁迅的句子: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我似乎明白他在陋室写文作画时的从容,我更能理解他在路上写生时奋不顾身的执着追求,我当然也会在纪念馆楼上独自与他对话,说说我自己的坚守。

  在酉阳留下足迹的,不止吴老一人,民盟先贤的身影,都曾出现在酉阳这片土地上,留下精神财富,影响深远,其中就有潘光旦先生。

  最近我在读潘光旦先生的作品《潘光旦:守住灵魂的底线》,读他,一窥灵魂世界的炽热,治学唯实,特立独行。从他的文字中间,让我们守住灵魂的底线,在这喧嚣的世界里,他能够给予我们不苟且的坚定。

  这也是这些年来,我独自坚守的底线。在吴老的影响下,我追溯到大先生的学古,追求他的俯首甘为,更追求他暗夜里读古书时的那份寂静深沉。

  这也是我第一次,用民盟先贤的句子引用另一位民盟先贤来解读,对应了我时常引用的另一句话:民盟,使我在思想上永不休眠!这也是一位民盟大家所说,他就是著名作家梁晓声。

  只有在思想上不休眠,才会守住精神底线,才会在龚滩,留住一方净土,为孩子们种梦。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影像
   第03版:副刊
   第04版:要闻
守住灵魂的底线
图片新闻
掬一捧月光
希望
去马鞍城住一段日子
走到康定
家乡的松山
大山深处闻乡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