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真情做好“村事”

——记车田乡清明村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代玉彪
代玉彪整理村上资料。

  □融媒体中心记者白凤英文/图

  2021年5月,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重庆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考古研究所副所长代玉彪,被派到车田乡清明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驻村期间,他在市委办公厅乡村振兴帮扶集团驻乡工作队、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等的帮助下,朝着建强村党组织、推进强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的目标,不断努力,大步迈进。

  脱贫成果再巩固

  刚到清明村,代玉彪做的第一件事是大走访,共入户走访540户,对脱贫户、监测户“横向到边、纵向到边、家家上门、户户见面”。对于那些平常不在家的村民,他也通过电话了解,很快摸清了村情、户情。

  “清明村在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等方面都有了较好基础,我们要继续巩固好这些成果。”代玉彪介绍,清明村有6个村民小组,共628户2305人,在脱贫攻坚中,全村面貌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仍需做好“两不愁三保障”的回头看工作,不断巩固好脱贫成果。

  2021年,在村里进行“一房五改”时,4组村民付怀周全家在外务工,没能及时参与。今年,他们回到老家后,找到代玉彪,表达了想要进行“五改”的愿望。

  驻村工作队通过现场查看,发现付怀周家的房子的确存在安全隐患,代玉彪便从驻村工作队经费中拿出5000元垫付,帮助他家进行改造。

  为了让村里的孩子健康成长,代玉彪专程向单位申请资金,用于订购牛奶,每天早上为学生免费提供。同时,他还利用这笔资金,每学期分别给村里的20名困难学生提供1000元的助学金。

  乡村旅游再提升

  “车田乡有山青水绿的后河风光、钟灵毓秀的溶洞美景和有独具特色的土家山寨。”虽然到清明村还不满一年,但代玉彪已经把这里当成了他的家乡,深爱着这里的山山水水和乡邻乡亲。

  代玉彪说,清明村旅游资源丰富,乡村旅游发展也有了一定基础。现有森林人家19家、乡村旅游示范点1处、露营基地1处,可提供100人左右的餐饮住宿。目前,这里正围绕天龙山,通过挖掘“十万屋基”“土司遗址”等人文资源,打造休闲度假区。

  “‘十万屋基’是土司文化的典型代表,是重庆市境内唯一一个建成考古遗址公园的土司遗址。从这里能了解当时土司城的防御设置,以及内部功能分区,比如集市区、行政区、土牢等等。”介绍起“十万屋基”,代玉彪侃侃而谈,相关情况信手拈来。

  目前“十万屋基”土司城二期规划正在编制完善过程中,将建设接待中心、停车场以及小型的陈列馆等。“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深入挖掘这里的土司文化、土家文化、佛教文化等,进一步推动我村的乡村旅游发展。”代玉彪介绍道。

  产业发展再升级

  除了乡村旅游,清明村还有三项重点产业——油茶、叶用枸杞和吊瓜。

  全村油茶种植基地面积5000多亩;叶用枸杞基地曾在重庆范围内是“独此一家”,已开发了枸杞茶、枸杞菜、枸杞面等产品;吊瓜种植基地面积110亩,为种植户带来了可观收入。

  “在产业规模、农户的发展积极性等方面都还有提升空间。”代玉彪说,下一步,该村要大力推进产业振兴,做好吊瓜产业的扩大产能工作,做好叶用枸杞基地的商标注册、卫生生产经营许可申请、市场开拓等工作,做好油茶基地新增面积种植、管护等有关工作。

  做好猴子山生态旅游开发公司建设及运营相关配套工作,与市文旅委、县规资局做好土司城保护与展示相关配套工作,开展好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在代玉彪的工作记录本上,写着一件件正在做,或者即将做的“村事”。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县不动产登记中心:~~~
~~~——记车田乡清明村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代玉彪
~~~
~~~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经济
   第03版:党建
   第04版:文卫
上门服务暖民心
用真情做好“村事”
领导干部要有“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
我县开展专项执法 拆除104个违钓平台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