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启航新征程 扬帆正当时

  □祝建军

  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奋斗,在进取中突破,于挫折中奋起,从总结中提高,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今年,构建新发展格局要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我们必须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刻苦钻研、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学好用好“两山论”,走深走实“两化路”,锚定“1234”战略目标,实现新突破、展现新作为。

  拓展新路子,抓实金弹子,让红色基因代代传。渝怀二线顺利通车,酉阳火车站如期投用,酉阳一中北校区如期开学,“世炎班”学子将赵世炎精神代代相传,标志着龙潭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龙潭要发展,就必须抓紧抓实“生态”和“人文”两个宝贝。一是传承文化经典,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廉政教育基地、赵世炎烈士纪念馆、刘仁故居、王家大院等红色文化景点的文化价值、教育价值传承好、发挥好,深度融合薅草锣鼓、井岗花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二是提升服务水平,以古镇景区为核心,强化古镇景区的核心优势,使渤海新城区成为龙潭古镇的会客厅,人文、教育的集聚地;使巴尔盖国家森林公园成为龙潭古镇的天然氧吧、乡村旅游的胜地、生态康养的目的地。三是打造红色精品线路,与周边南腰界镇、酉水河镇、龚滩古镇及秀山县洪安古镇等旅游线路共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升景区旅游吸引力、游客接待力、服务保障力、核心竞争力,积极融入全域桃花源。

  扎紧米袋子,夯实菜篮子,让人民生活富起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关键靠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为群众提供稳定的收益分红,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在渝湘高速公路沿线发展茶叶1万亩、水稻1万亩、中药材5千亩、蔬菜5千亩,切实稳住粮食基本盘;在国道319线沿线发展果蔬采摘体验和露营基地,连片打造油茶3万亩,发展稻虾稻鱼养殖2千亩,建成1千亩草莓采摘观光园、1千亩荷花观光园;在渝怀二线沿线紧紧依托火车站发展商贸物流和工业企业,大力实施招商引资,不断夯实经济基础。

  打破旧框子,充实钱袋子,让经济社会强起来。一是抢抓发展机遇,县级赋予龙潭镇269项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标志着龙潭经济发达镇行政体制改革进入实质性赋权阶段,龙潭将进一步统筹各办所职能职责,深化财税改革,健全政府债务管理制度,进一步简政放权,全面凝聚经济发达镇试点改革发展新动能,推动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二是立足村情民情,保持乡土风貌,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稳妥推进农村“三变”改革,推动“三社”融合发展,积极探索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有效实现形式,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全面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盘活农村集体资产。三是夯实发展基础,继续实施通畅公路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推进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开展数字乡村建设,加快实施天然气下乡工程,持续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加快农村电商平台建设,培育农特产品直播带货主播,加快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四是强化农村治理水平,更加注重人才回引,开展“三回”“三讲”“三干”,切实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和农民夜校的作用,培养农村经纪人、致富带头人、新型职业农民,积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建成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文化兴的现代化新龙潭。

  启航新征程,扬帆正当时。当前龙潭镇正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持续加强农村党的建设,总结运用抓党建促脱贫经验,着力健全乡村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以“迎接党的二十大,助推‘1234’战略目标”为主线,以“酉州赛道·比拼赶超”活动为抓手,坚持“党建引领、争当先锋”,切实以组织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作者系龙潭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党建
   第04版:综合
我县开展《重庆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普法宣传活动
启航新征程 扬帆正当时
开展2022年地质灾害应急演练
高速公路部门党支部为群众办实事
广告